用常识赚到钱

最近喜欢看段永平,觉得他无比厉害且潇洒。

创立小霸王,把一家亏损200万的厂子年营收做到10亿(1995年),还把自己从厂子里分来的利润全部拿出来给分给所有职工。

因提到股份改革(全员持股)被否,被迫离职,从原来的团队里带走了六个人,这个六个人其中三个后面分别掌管着步步高、VIVO、OPPO。

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,竟然主动选择退休,到美国陪妻子,把集团交给三个“徒弟”,让他们放手去干,大不了倒闭。

06年拍下巴菲特的午餐,带了一个年轻人,叫黄峥,如今已经是一方霸主。中间还投资过网易丁磊,获得超100倍回报,也是丁磊和黄峥的贵人。

就这么一个人,我在看到他学球问答投资录里面,经常说的是,这个我不懂。

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懂那种感觉,就是当看多了互联网上的牛鬼蛇神,大家都争着把不懂得装懂,而这么一个应该“什么都懂”的人,经常说自己不懂。

他提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,用常识做事,用本分做人,保持平常心。

段永平的故事离我们普通人很遥远,但用常识做事,离我们很近。

1.赚钱的常识是什么?

流量,转化,交付。从古至今从来都没变过。

以前在商场开个店,交租金,相当于花钱买商场的流量。店内的款式也好,装修也好,导购也好,都是为了提高店内的转化率。如果没有商场的流量,转化率再高都是徒劳。

和现在的生意模式有什么区别吗?

不管是过去做电商的、做自媒体的、还是短视频,本质从来没变过。都是为了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流量,完成消费的闭环。哪个平台获取的成本更低,哪个平台就是红利。

实体店为什么没红利了?

如果只开店在一条街上,人流量是固定的,那么你的成本除以你的到店人数,你的成本是极高的,所以不存在利差,自然也就没什么太高的利润。

为什么网红店很赚钱?因为通过线上获取了大量低成本的流量,到线下完成了消费闭环。单个用户成本低,所以赚钱

为什么早些年赚钱的都是做电商的?因为淘宝、天猫这些平台有流量,把网店开到上面,用极低的成本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线上流量,完成消费的闭环。

淘宝这两年为什么有点没落的感觉了?因为流量跑到了抖音,拼多多,等其他平台里了。同样的运营方案,运营策略,不赚钱了。

商家都骂拼多多为什么不换个平台呢?因为流量都在拼多多上,能少赚钱也比不赚钱要强。

看着这些平台玩法变来变去,但是其实本质从来没变过。

什么本质?

人的需求。

饿了想吃饭,就得有饭店。只不过之前是下楼去饭店吃,现在是线上可以点五公里内的外卖,有人配送。商家原来开饭店只能做1公里的生意,现在外卖可以辐射到10公里,甚至全城。

流量更便宜背后对应的是经营效率更高了。

这些,也是常识。

2.那流量、转化都是怎么解决的?

过去有很多手段,比如线下发传单,大喇叭广播,墙体广告。

到了线上电商平台的时候,变成开直通车,做SEO排名,做店群,这些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曝光,也就是流量。而无论是主图设计,还是好评刷单,客服的承接,都是为了提高转化,在电商平台完成消费闭环。

电商平台之外呢?

有公众号派单、有信息流广告、有截流、有图文等。把感兴趣的人拉到微信或者app上,做转化营销,最终完成变现。

无论是线下传单,信息流广告,截流,需要什么?也是需要内容,通过内容,找到感兴趣的客户,然后计算单个客户的成本,决定是否放大。

更好的方式有吗?

真人出镜,做平台和用户喜欢的内容。这也就是很多人所谓的IP

但用常识去看,IP是什么?是获取流量的方式,或者说是获取精准流量的方式。

为什么?

因为IP能生产出来内容。IP是真人出镜,更容易被信任。

内容能干什么?能拿到流量。

信任能干什么?能提高转化。

所以为什么IP赚钱的本质,还是解决了流量和转化的问题。

从常识来看,这就是一个极度正确的方向。

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,在这件事情上会出现理解偏差。

比如,IP一定要做网红,要爆款,要粉丝量很多。

当然,有爆款,有粉丝量多,能当网红自然最好,赚的足够多。就像过去开店一样,能做成品牌,能做连锁,自然最好。但是做不到就不活了吗?当然不是。

既然做IP的目的也是为了获客,那就提高内容效率就好了。怎么提高内容效率?

矩阵,混剪,一条视频多次利用,直播切片,连麦切片,总之一切能产生的素材内容,都能拿去换流量。

不仅用一遍,用二遍,用三遍,用十遍,只要成本是正的,那就可以一直搞。

比如直播切片为什么能赚钱?本质是啥?不还是通过IP的内容去获的流量,通过IP的信任完成转化吗?

有人说IP难找,我本来也这么觉得。

直到前几个月,我的好朋友黄海给我讲过一句话:“你是谁不重要,观众觉得你是谁最重要”。

啥意思呢?就是IP可以是演员。

你只要演的好,那你就是好的。

IP不能批量化,但是演员可以批量化啊。所以你想要什么内容,你找演员就给你演什么内容。

当你把IP看成低成本获客的工具,用生意的常识来看,发现这事早晚都得做。

你仔细回想下,过去能赚钱的人,哪个不是占了低成本获客的这个红利才能赚到钱?

比如我当时第一桶金怎么赚的?到淘宝商品下面留评价,一个粉丝几毛钱。现在几毛钱根本不可能。

同行怎么干的?发短信,放包裹卡,公众号截流。谁能低成本的获得流量,谁就能赚到钱。

干电商的也一样,不管是学什么运营技术,开店群,做品牌,不都是想低成本的获得流量,而且还能完成高转化吗?

后面干什么外卖的,干抖音的,干知乎投放的,谁能抓住流量红利,谁就能赚到钱,跨越阶级。你仔细想想身边的人是不是?

3.为什么我说私域+IP是普通人最大的红利?

大家过去都听过房产红利,比特币红利,有赚了十倍的,有赚了百倍的。

但其实IP的红利可能远大于房产红利和比特币红利。

IP出来多少万倍回报的?

比如,李佳琪、薇娅、小杨哥、辛巴,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讲,说是十万倍回报不夸张吧?

当然,这些头部不具备参考性。那么同样的道理,那些其他圈子获得十倍百倍的回报也不值得参考。

但是,无论是哪个行业的IP,真的大把人在赚钱大家应该能看到吧?月入百万的IP,应该还挺多的,甚至单场销售百万的IP,也挺多的。

所以在一个头部能获得十万倍,中腰部获得千万倍回报的赛道上,普通人是很容易获得十倍回报的,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吧?

为什么能这么高的回报?

我们前面提到过,赚钱就是流量、转化、交付。每个行业都一样。

而IP具备什么?内容+信任。

内容能干什么?能拿到流量。

信任能干什么?能提高转化

把内容成本无限压缩,那么你的流量成本就足够低。当用户对你信任,你的转化率就高,当转化率高,也就意味着你的流量成本更低。比如别人100个能卖100块,你50个就能卖100块。明白我这个意思吧。

所以我说的IP红利,归根结底算下来还是流量红利,过去通过商场撬动流量,后面通过电商,之后通过IP,谁的综合流量成本低,谁就最牛逼。

很多人提到IP就很抗拒,或者觉得离自己很遥远,那是因为你老盯着头部,老想当网红。

你就把他想成流量杠杆,信任杠杆,还是我那句话,同样开实体店,有的人能开成连锁店,像肯德基麦当劳可以跨国家,但其余的实体店一样活的很滋润,你不要老盯着肯德基。

你把这事看成通过内容在公域搞流量,私域做IP提高转化和溢价,这个门槛就变低了,天花板就高了。

只要有个卖点,把私域上的IP做好,产品体系搭好,然后通过内容去批量获客就好了。

我就说个案例,之前我不是说过一个姑娘叫王拾柒,现在一个月营收还不错,整个逻辑就是很简单。

她有个卖点,比如做视频号还不错,那就通过私域把IP树立起来,完事之后搭产品体系,然后通过矩阵的方式去获客,把内容一创,二创,三创,这些看到短视频的人加到微信以后看到这么真实的一个人,自然就有溢价和转化。

同样的道理,只要能找到卖点的人都可以这么干。卖货的,卖服务的,卖课的。

拉长周期来看,投产比可以达到1:10。注意我说的是拉长周期,因为IP的生命周期十分的长。

所以这个时代正确的姿势是什么?

有能力的去做品牌,去沉淀团队。

没有能力做品牌的就去做IP,做IP不是什么超级个体,做IP是以IP为中心的变现方式,搭个三五人的小团队,找到内容成本最低方式,去公域拉满内容及格的数量。

公域当好“演员”获客,私域+IP高信任穿越周期。

用常识去看我这篇文章,就能举一反三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868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夸夸
夸夸
还有吗!没看够!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